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

蕁蔴疹(Urticaria)






新增網頁4







蕁蔴疹(Urticaria)



 


魏正宗


 


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



中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



 


15%的人曾有過蕁蔴疹。大部分的蕁蔴疹發作時,皮膚會有明顯又紅又癢的澎疹,通常24小時內會消失。但大部分的人超過六週以上仍會復發者,稱為慢性蕁蔴疹。



一陣子又會復發,通常反反覆覆,不定時發作,有些人會有明顯的誘因或季節性,蕁蔴疹若發作持續超過
24小時,稱為蕁蔴疹性血管炎。少數蕁蔴疹患者甚至會造成呼吸道水腫而氣喘,稱為血管性水腫。




常見的蕁蔴疹誘因如表一,其中以物理性及食物引起居多,大多發生在季節交替,氣候不穩定及飲食,生活作息不正常時發作。


width=572 height=199 src="new_page_41.files/image001.gif"
alt="文字方塊: 表一 蕁蔴疹的誘因     藥物性     物理性:溫度、溼度、摩擦、壓力、陽光     食物性:蝦、蟹、奇異果、草莓、堅果、花生、牛奶、蛋     接觸性:化妝品、飾品、染髮劑、化學物     蚊蟲叮咬:塵螨、跳蚤、蚊子、蜜蜂     感染:病毒、黴漿菌、細菌、寄生蟲、黴菌     自體免疫:抗IgE抗體、抗甲狀腺抗體、IgE受體抗體 "
v:shapes="_x0000_s1025">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
 


食物性蕁蔴疹通常在吃下食物
90分鐘內發作,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。


 


治療



蕁蔴疹的治療原則如表二。最重要的是盡量避免誘發因子,並配合藥物治療。新的第三代抗組織胺幾乎沒有副作用,一日一次,效果不錯,少數嚴重的病人才需服用類固醇,傳統藥物控制不佳時,可以使用新的免疫調節劑改善體質,但需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監測下使用。


 


width=560 height=155 src="new_page_41.files/image002.gif"
alt="文字方塊: 表二  蕁蔴疹的治療 1.          避免過敏的誘因 2.          抗組織胺 3.          類固醇 4.          白三烯素拮抗劑 5.         免疫調節劑   "
v:shapes="_x0000_s1026">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
 


生活調養方面,須避免身心壓力及情緒障礙,維持作息起居正常,養成健康飲食習慣,避免高蛋白、高糖食物及海鮮、堅果等高過敏食物。多吃含益生菌及魚油食物,可能有助改善體質。



蕁蔴疹的過程通常反反覆覆,有時病程長達數年。不過大部分的患者經由過敏原控制、生活調養及新一代的藥物治療,大多可以控制的很好,不致影響生活品質。


 







骨質疏鬆症防治指引及新進展





新增網頁3






骨質疏鬆症防治指引及新進展





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


被忽略的事實


長期以來,骨鬆及其併發症被民眾及醫界忽略:



l         

台灣骨質疏鬆的盛行率為全世界第一,主要的原因是先天體質及後天生活環境因素。台灣婦女的髖骨骨折率為亞洲最高。



l         
台灣地區65歲以上婦女之脊椎骨折發生率為20%,男性為12.5%



l         
只有12%的脊椎骨折被診斷出來,換句話說,88%的脊椎骨折的病人並不自知。脊椎骨折病人中只有2%接受治療。



l         
骨質在30歲達到巔峰,40歲以上每年流失1-2%;停經後,每年流失5-8%



l         
50歲以上女性有一半在其有生之年因骨質疏鬆而導致骨折。



l         
骨折之發生率及生活品質損失及社會成本大於乳癌、中風及心臟病之總和。


 




骨質疏鬆及骨折的危險因子








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體質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家族史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BMI <20 kg/m2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40歲以前停經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老化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過去曾有骨折

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生活型態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抽菸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喝酒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缺乏運動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飲食缺鈣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易跌倒者

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疾病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糖尿病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使用類固醇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甲狀腺亢進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肝硬化



l          
類風濕性關節炎


 



骨鬆防治三件事



1.         
及早預防:包括生活型態、飲食、運動、日曬、補充鈣(每天12001500毫克)及維他命D(每天8001000
IU
)等策略。



2.         
及早診斷:建議所有65歲以上民眾及50歲以上有任一項危險因子者,接受腰椎及髖骨DXA骨質密度檢測。骨質密度(BMD)
小於-1.0應開始及早預防策略;骨質密度小於-2.5以下應藥物治療。



3.         
積極治療:目前已有鈣穩(raloxifene,
Evista
)、福善美(alendronate,
Fosamax
)、維他命D、密鈣息(calcitonin,
Mialcacic
)及骨維壯(Bonviva)、骨力強(zoledronate,
Aclasta
)、骨穩(teriparatide,
Forteo
)、鍶(strontium,
Protos
)等新藥,且大部分已有健保给付。